《水运管理》2019年第10期

 

【题名】 合肥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水路通道建设
【作者】 路凌云
【摘要】 为使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分析合肥水运的现状和短板,阐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引江济淮工程打通了合肥水运南延北上的主通道,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徽省水运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方式更加多元等战略机遇,提出合肥港建设兆西河Ⅰ级航道、加快重点港区建设等打通合肥港通江达海的水路主通道、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

【题名】 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条件及对策
【作者】 王其端
【摘要】 为更好地推动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介绍国内外航运集聚区建设经验,结合安徽航运产业特点和现状对在安徽省芜湖市建设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进行条件分析,认为若要提升安徽省水运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推动安徽省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推动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为保证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成功并发挥应有作用,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从更高层面布局规划;统一协调,推动全省航运要素向芜湖集中;学习经验,出台优惠政策;补齐短板,注重航运人力资源开发。

【题名】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港阳逻港区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战略
【作者】 孙源泽,邱兴宇,张电
【摘要】 为进一步发展武汉港阳逻港区铁水联运,分析港区战略定位,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港区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建立SWOT矩阵,提出5条战略举措:优化铁水联运空间布局,努力融入国家物流通道;完善物流设施,提高铁水联运物流服务水平;不断创新集装箱铁水联运新模式,拓展新业务;整合信息资源,提高铁水联运信息一体化水平;进一步营造促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的政策环境。

【题名】 虾峙门水道大型船舶安全通航对策
【作者】 谢兴涛,朱鹏飞,艾万政,栾金,易旭东
【摘要】 为保障大型船舶在虾峙门水道的通航安全,分析大型船舶自身操纵特性和船舶在狭水道等限制水域的航行风险,结合虾峙门水道水域环境和海事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大型船舶在虾峙门狭水道安全通航对策:确定合理航速及用舵时机;保持船舶吃水差;准确把握船舶间安全距离;设计合理的航线。

【题名】 镇江港海船锚地锚位优化方案
【作者】 周云鹏
【摘要】 为进一步缓解镇江过境和到港船舶锚泊需求,分析镇江港沿江锚地现状,对镇江港海船锚位进行评估优化,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锚地实现定点锚泊,扩大锚地供给能力,保障船舶安全锚泊。

【题名】 舟山港域锚地船舶走锚原因及对策
【作者】 李彪彪,黄天宇,梁民仓
【摘要】 为保障船舶的锚泊安全,保护人命、财产和环境,基于舟山港域锚地水文气象条件分析港域内船舶走锚原因,提出合理计算锚链出链长度、加强锚泊值班、正确选择锚泊方式,以及港监部门应加强日常港口服务、加大对锚泊区域内渔船的监管力度、合理规划港区建设、提高VTS中心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完善港区设施和应急预案等对策。

【题名】 基于GA-SVM模型的水上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作者】 李典,张庆年,何鑫宇
【摘要】 为降低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从人、船、环境及事故属性的角度分析不同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上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模型,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水上事故数据进行约简预处理,最后利用样本数据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测试精度达到85%,能较好地识别海事事故严重程度。

【题名】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成后的航道公益服务需求
【作者】 徐正红
【摘要】 为使长江深水航道更好地服务航运,介绍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近期发展变化及航道维护概况,对沿江航运、沿江港口、沿江社会经济等服务对象的影响进行论述,并从服务总量、服务品质两个角度分析航道公益服务的需求,为长江航道部门进一步提升养护和服务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题名】 杭州船闸建设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胡卓盛,王泽波
【摘要】 为提升船闸运行效率,分析杭州船闸发展现状及前景,通过调研杭州三大船闸建设及运营情况,结合杭甬运河、钱塘江和京杭运河航道布局现状,阐述杭州船闸船舶过闸、船闸运行效率、货种流向、新技术应用情况。基于船闸建设、船闸运行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措施:船闸运营公司应不断提升过闸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向"公转水""散改集"发展;省内各级港航管理部门加快落实水路运输结构调整相关部署,提升内河航道及港口等基建水平;促进杭州船闸和内河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

【题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船舶中的应用及对策
【作者】 郑丽彬,丁天明,艾万政,楼然苗
【摘要】 为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船舶导航定位、船舶监管、应急救援及渔船管理上的应用现状,分析现阶段其在船舶行业应用所面临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对策:扩大船舶应用范围、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技术创新。

【题名】 基于港口节点的进口铝矾土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作者】 马媛媛,杨家其
【摘要】 为缓解国内铝矾土资源日趋紧张、铝矾土进口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以港口为物流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以远洋运输到岸成本、港口处理成本、内陆疏运成本、港口库存成本构成的综合物流成本最优为目标,以港口的装卸能力、安全库存水平、网络供需能力为约束条件,考虑海岬型船、巴拿马型船两种船型和公路、铁路、水路等3种疏运方式,并以烟台港为实例建立基于港口节点的进口铝矾土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来自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铝矾土全部采用海岬型船运输;提高铁路疏运比例是提升烟台港运输效率的关键。

 



 

版权所有 2004 水运管理杂志社